发扬“工匠精神” 人大代表为产业工人“鼓与呼”
2022年03月15日 中国经济网

  完善制度保障 重视一线生产队伍建设

  全国人大代表、一汽解放大连柴油机有限公司装配车间发动机装调工高级技师鹿新弟对中国经济网记者表示:“自2018年当选全国人大代表后的五年间,我的建议都会涉及到产业工人的晋升通道和薪资待遇等问题。为我国的产业工人鼓与呼是我的职责所在,其实我们的作用就是下情上达,反应群众呼声,化解潜在矛盾,构建和谐社会。”

  根据人社部数据,我国技能劳动者占就业人口总量仅为26%,远低于德国、日本等国家,与此同时,我国高技能人才缺口高达2200万人,青年技术技能人才培养后续乏力。鹿新弟认为,技术技能岗吸引力不强,职业认同感差是造成我国制造业高技能人才缺口严重的重要原因。

  鹿新弟在其议案中提到,“为此,自2017年《新时期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方案》启动以来,党中央、国务院以及国家部委已出台相关制度文件50余份,为细化落实改革举措提供了制度保障,其中就包括《关于提高技术工人待遇的意见》。”

  如何让更多三、四十岁的高级技师有不断向上发展的职业成长空间,如何提升他们的生活水平,如何培养更多拥有高超技艺、精湛技能,具有精益求精“工匠精神”的产业工人,进而推动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助推年轻一代积极主动走上技术技能成才之路,这是鹿新弟始终关注的问题。

  为此,今年鹿新弟提出了打破技术工人职业上升壁垒并在国家层面设立“新八级工”制度、设立劳模工匠国家专项津贴、提高高技能人才表彰奖励规格以及充分发挥劳模工匠在大中小学劳动教育中重要作用的建议,希望以此减少新入职员工及高级产业工人的流失。

  打铁也需自身硬,建议产学合作提升工人技能水平

  面对高技能人才缺口难题,全国人大代表、一汽-大众汽车有限公司成都分公司涂装车间西区面漆工段操作技工黄波,从另一个角度给出了自己的建议。

  “一直关注一线产业工人的培训、福利待遇、就业等问题。在我看来,制造业薪资水平的下降更多属于市场行为,以汽车行业为例,芯片短缺、新冠肺炎疫情以及企业本身的经营问题都导致工人就业面临风险。此外,智能化设备、机器人技术规模化商用也势必会对劳动密集型产业带来冲击,这对产业工人的素质提出了更高要求,”黄波对中国经济网记者表示,“我们产业工人自身也要努力提升知识技能,在现有的平台上把握机会,保持不断学习的状态,所以今年我提出了提高产业工人技能水平的建议。”

  当然,目前产业工人收入水平整体偏低的现状是不能忽视的,黄波表示:“面对高房价、孩子学习教育、老年人医疗、养老等各种问题时,他们的收入常常入不敷出,加剧了产业工人的压力。”

  所以,他建议构建符合产业工人深度职业培训的制度政策,由政府统筹组织企业、高职院校、社会培训机构各方培训资源,加强职前教育与职后培训,推动职业院校与企业深度合作,利用高校职教资源提供理论培训与实践平台,发挥企业在职业培训中的主体作用,鼓励企业制定技术工人培养规划和培训制度。运用网络平台,推动建立产业工人网络学院、“劳模工匠学院”等网络培训,多渠道提升产业工人的技能水平。

  提及履职人大代表带给自己的变化,黄波表示:“最大的影响是加深了自我认知,增加了见识和阅历,心态逐渐成熟稳重,能够作为产业工人参会并为自己所代表的群体发声是十分光荣的事,此外,在与其它代表的交流过程中,我也学会了摆正心态,安心规划自己未来的目标。”(中国经济网记者 陈梦宇)

责任编辑:【单茹娇】
copyright 1997-2022 中国第一汽车集团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