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凯军:在金属上雕刻的大国工匠

2018年12月03日 铸造公司

  他坚守五尺钳台三十载,用精湛技艺为企业创造品牌、赢得声誉、创造价值;他集“中华技能大奖”、“全国高技能人才十大楷模”、“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全国劳动模范”等众多荣誉于一身;他言传身教,在一百多个徒弟心中德艺双馨、亦师亦傅;他凭借对工作近乎痴迷的热爱、对完美始终如一的追求还有远远超出常人的艰苦付出,练出一身精湛的技艺,不仅在中国一汽家喻户晓,并且蜚声行业内外,成为技术工人的杰出代表。他就是中国一汽铸造公司铸造模具设备厂模具钳工高级技师李凯军。

  近年来,李凯军完成国内外各种复杂模具二百余套,总产值达8000多万元,其中改进创新百余项,做到了件件产品有改进、套套模具有创新,添补了多项国内制造技术的空白,节约经济价值达600多万元,他独创的一套手工工具及操作技巧开辟了发泡模具的新市场,仅此一项就创经济价值242万元;变速箱上盖模具的改进成果获全国大城市创新、创效成果大赛银奖;由他独创的“大型模具装配法”、“复杂水路加工法”成功解决了制约汽车工业自主研发的瓶颈问题。

  他还屡次在国内外的各种技能大赛上摘金夺银,多次在全国技能大赛中任钳工总裁判长。李凯军用实际行动实现了他的自身价值,不仅仅是挥洒汗水,还用创新的思维和精湛技艺为企业和国家带来巨大经济效益。

  梅花香自苦寒来。1989年,从一汽技工学校毕业的李凯军来到铸造模具设备厂,模具钳工一干就是29年,多年来的勤学苦练,刻苦钻研让他的技能水平达到了让常人难以想象的高度,一次赴无锡做技能表演,他采用手工修型,将一个圆体锉削成一个正十二面体。此次表演属于立体加工范畴,不仅空间加工起始基点寻找困难,在切削过程中测量相对长度更是难上加难,一般机械和数控设备都无法完成这个任务。但经过他锉削抛光后,该件工艺品的尺寸精度达到1μ(一根头发丝直径的六分之一)、所有相邻面的夹角误差不超过1分,粗糙度达到0.2以上,在场的所有专家和专业技术人员都发出惊叹声。

  在中央电视台《当代工人》的节目中,他手持风动工具在生鸡蛋上刻出“自主创新”四个字,里面的薄膜丝毫没有破坏。

  多年来,他凭着过硬的本领,多次获得国内外各种大赛的奖项。特别是在长春市职业技能竞赛上,勇夺钳工组第一名,又代表长春市参加了首届中国沈阳国际技能交流会,他沉着应对从国际奥林匹克竞赛题库选出的组合题目(整个组合件有上百个尺寸、八十多个配合面),最后在121名来自国内外的选手中脱颖而出,夺得了钳工组第二名的好成绩,被国家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命名为全国技术能手。

  2003年,他又接到了一套国内最大、最复杂压铸模具的制造任务,这套模具总重量33.5吨,是一个重型车的变速箱中壳,共有斜抽、直抽、齿条抽总计8个抽芯组成,当时任务特别紧急,并且质量要求对标国外同类。为了干好这套模具,他开动脑筋,采用了如重心偏移吊装法、反向研配法、起吊优化法等十多种改进的手段,带领5个徒弟克服了重重困难,当时厂房内部整修地面,他就带领徒弟来到厂里加班把工件推到厂房外面去打磨、抛光;没有起吊设备,就由两个人用杠子扛着滑块进行模具研配;装配场地不够大,就借用联铸的厂房进行后期装配。当时装配是在联铸的融化炉附近进行,又赶上三伏天,装配现场的温度达了39摄氏度,几天下来李凯军的后背上起了一层大泡,即使是这样他还是一直坚持了四天,直到最终将这套模具圆满完成。他加工的这套模具在上海模具展览会上一鸣惊人,吸引了大批的国内外模具制造商和采购商接踵而来。同时这套模具的完成,也标志着一汽压铸模的制造水平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在一次铸造公司接受大众公司对宝来罩盖检具认证时发现,在外定做的检具有一个圆弧面超差0.05毫米,当时并没有该处缺陷的三维数据,造成数控机床无法对其进行修复,后来领导想到了李凯军,并将这项艰巨的任务交交付他来完成。经过李凯军反复琢磨,用了一个多工时进行修磨后,经三坐标检测,这个圆弧面的误差控制在0.01毫米以内,顺利通过了大众公司的认证。

  在开发新型方向盘发泡模具过程中,对大家都认为已经无从下手的部位,他通过手工,在模具上修出了形状复杂的导模角、深沟槽等。有付出就有收获,李凯军加工的模具,以其完美的外形、过硬的质量赢得了国内外客户的信任,为企业争取了大批的模具订单。在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李凯军已经成为他成了一汽铸造模具厂拼抢压铸模具市场的一个品牌。

  对产品精益求精,对质量一丝不苟。这是李凯军的工作原则,这个信念伴随着他已经走过了职业生涯的29个寒暑。大家对李凯军的评价:他最大的优点是做事认真,缺点则是做事太认真,对李凯军来说无论是在工作上还是在生活中,不管做什么事都是力争做到尽善尽美,用他自己的话来说就是:做任何事,只要有一分的希望,那么我都要做百分的努力。对一般的人来说很难做到几十年如一日的坚持一件事,但是对李凯军来说他不仅做到了,而且他在实现突破自我的同时,还常常承受着外界的不理解和个别领导的质疑甚至是指责的巨大压力。

  2004年,他主导了一套关系着一汽乃至我国制造业声誉的模具任务——出口加拿大的油底壳压铸模具。外国的模具专家说:“我们在中国国内考察了一圈,决定让你们试一试,如果干好了我们还有很多定单,如果完成不了我们就再也不会到中国来干模具了。”在这种重压下,他下定决心要用工艺品质的模具来抓住外国用户的心,要为一汽争光,更要为国家争气。这套出口模具加工过程中,在处理任何加工问题时,李凯军都要从头排查、从根本上解决,坚持消除隐患保证质量的理念。他在岗位上连续工作,直到将这套模具完成,交付用户。他这项“作品”得到外国专家的高度评价,并得到了外国厂商再度订购了6套的模具订单,使得铸造公司的压铸模具在国际市场上占有了一席之地。

  凭借超凡的本领和人格魅力,他带出了一支技术过硬的团队。李凯军在完成好本职工作的同时,非常重视对青年技工的培养。他经常利用业余时间,通过现身说法的形式和一些职业院校的学生在一起沟通、交流、座谈。

  李凯军对徒弟的培养更是全方位的,他经常讲的一句话就是“传道授业,不仅是传授高超的技艺,更注重的是个人职业素养的提升”。经过多年的摸索和实践,他已形成了自己独道的理念和做法,他经常对徒弟讲:“要想真正成为能工巧匠,就要耐住寂寞、努力学习、刻苦钻研、精益求精,冲破层层困难、跨越道道坎坷,不断攀登技术技能新高峰,做‘择一行 终一生’的好工匠,以诚实劳动和创新创造实现制造强国、托起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经过他的精心调教,徒弟们不但在单位已成为各条战线上的生产骨干。近年来,技艺高超的李凯军先后培养出120多名高徒,他们多次在长春市、吉林省和全国职工职业技能大赛上获得多项奖项。其中在2012年第四届全国职工职业技能大赛上,他带领三名徒弟代表吉林省参加全国技能大赛,一举夺得团体冠军。徒弟朱伟东突出全国三十个省的九十名选手的重围,一举摘得了全国钳工状元的桂冠,被全国总工会授予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徒弟刘岩也是在他的指导下,成功在2018年全国职工职业技能大赛中夺冠。

  李凯军正是凭着他学知练技刻苦钻研的钻劲、精益求精干精品的韧劲、创新改进攻难关的闯劲、立足钳台奉献汗水的拼劲,展现了当代知识型、技能型、专家型工人的特点。历经风雨三十载,他与一汽集团共命运,在改革开放的大潮中不断坚定自我,勇于创新,为企业创造出一个又一个奇迹,为企业平稳快速发展做出了杰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