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小路成长记
2019年09月20日 来源:天津一汽丰田

作者:窦研研

  我出生在河北省某个小农村,有关农村的路,给我生活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20世纪90年代,村里的小路道路泥泞,每到雨季来临的时候,走路基本上需要靠“飞檐走壁”,老人们在雨季都不能出院子,怕被污泥摔倒后一蹶不振,给家庭带来负担。

  道路上的狗子和溜达鸡,随地大小便后,也没有人处理,走路不经心,就会给你“惊喜”。

  最难受的要数夏收和秋收了,如果遇到连续两天的阴雨,从自家到庄稼地的道路被雨水完全浸湿,踩上去又软又滑,农用三轮车只能小心翼翼地循着前车痕迹,艰难行进,或者根本无法顺利抵达,肩扛背背的事情也是有的。农民,为了能够收获一年的成果,与这条蜿蜒多坑的泥路进行了各种“战斗”,那个时候,我们村里的墙上总是有这样的标语“要致富先修路,路路通万事兴”。这样的口号,充分反映了农民对于一条通畅之路的迫切需要。

  21世纪后,村里的主路在大家极力支持下,变成了砖道,大家很开心,可以在下雨的时候,告别与泥水为伴的日子。可是,砖道的劣势在不到一年时间就凸显出来了,因为农家运送农产品,车来车往,红砖根本承受不住多次碾压,变得坑坑洼洼。自行车走起来叮铃咣啷,三轮车压上去也像是在坐蹦床。曾经带来的惊喜体验,不复存在,大家对于路,又开始拥有新的向往。但是,当时的条件所限,连通各个村庄的路,能够有砖道的,都觉得已经是“小康”生活了。

  在2009年,我就离开家上了大学,对于村庄的记忆,只有冬夏,没有春秋。每次回家,都能看到一点一滴的变化:看着通往村口的路已经修上了柏油马路,而村子里面的砖道也多次修缮,不再是破破烂烂没人管的状态了。让我惊喜的是,大四的时候,回家居然村里的主路也修成了柏油马路,人们走在水泥路上,喜笑颜开。

  同时改善的还有道路两旁人家的门前环境。以前两侧的居民在道路两侧堆砌各种树枝和农作物的秸秆,希望在冬季生活烧炕。但是随着道路的整洁,两侧的秸秆也被小树和绿化取代了,夏天可以乘凉,树下几朵小花,尤其是雨后,在马路上踱着步子,微风徐徐,好不惬意。这是20年前想都不敢想的生活。

  2016年以来,村里陆陆续续将柏油路从主路通到了家家户户门口,同时安装了路灯,夜晚十点后才熄灭,人们最爱去的地方,还是村委会门前的广场,跳广场舞、看一场公共放映的电影,茶余饭后的谈资也在与时俱进。老人们能够从家里走出来,丰富了晚年的生活;溜达鸡的粪便会有专职的清洁工进行打扫;通往庄稼地的路也被水泥硬化了,果农都不再担心天气造成的运输问题了。

  近期,村口的路又在施工,由原来的双向车道要变成四条车道。路的变迁,也是时代变迁的缩影,里面承载了太多的回忆,也勾勒了太多通过奋斗,将希望变成现实的美好。

  赶上了好时代,小村庄好的路来了,小村庄的好日子也来了。

【责任编辑:刘淑梅】

copyright 1997-2019 中国第一汽车集团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