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子利:笃行自主 护航红旗

2018年11月28日 报刊社

  20年前,轿车一厂总装线上的一位现场工程师在苦苦思考着小红旗轿车总装问题的解决方案,看着一个个设计变更导致一笔又一笔的费用支出,痛心疾首;同时,他也在不断的思考着各类问题应该如何在根源上规避。确如他所期,之后与红旗鱼水共存的20年里,从工艺到研发、从子项目经理到项目主师再到项目经理、从车身设计科员到整车科长再到车身部长,在这风雨兼程的20年里,他见证了红旗的兴衰沉浮,也成就了一代代红旗产品的投产,逝去的是无悔青春,收货的是硕果累累,他是一汽研发总院车身开发部部长宋子利。

  十年一剑,助力红旗复兴

  红旗H7是集团红旗复兴战略的首款乘用车,也是国内首个自主开发的C级轿车,整车是全新开发,仅全新总成就有1180多种,技术难度大、难点多。

  2009年正是H7开发的关键时刻,试制数据发布、模具启动,意味数亿元的资金将投入项目;在这个关键时刻,宋子利果断放弃了留在合资公司等有诱惑的安排,毫不犹豫的投身红旗研发。面对大家的不解,他总对我们说:“像H7这样的全新高级轿车开发,即使在世界顶级车企也是难得一遇,能干好这个项目,此生足以!”

  接下来的1000个日夜,是凤凰浴火之时,是所有红旗人最煎熬的时刻,也是宋子利最难熬的日子。没有合适标准、没有合适规范、没有合适方法、没有外援……他不断在脑海中收索着在奥迪研修的资料,并亲自翻译成中文跟大家一起研讨,加强转化;他不断扫描着H7的供应商,并亲自组织相关领域设计师开展供应商走访交流,为我所用;他不断跟业内专家咨询,获取关键知识要点并在不断的对标过程中转化吸收,摄取所需……

  这1000个日夜,还是宋子利一展拳脚之时。他运用在奥迪研修所学,结合当时实际情况,创建了《产品开发质量管理办法》和《零部件成熟度检查表》等控制方法,形成了基于零部件的开发进度及风险管理手册;他运用车身设计的经验,指导设计师如何优化零部件结构,打造高精度整车;他运用B70开发经验,指导设计师如何优化技术方案,降低整车匹配难度;他运用在总装厂掌握和积累的工艺知识,指导设计师逐件开展数据检查,教会了所有设计师什么叫DMU检查……

  2012年7月15日,红旗H7顺利SOP。面对缓缓驶下生产线的崭新H7轿车,宋子利激动万分,他说:“开发一代新车,很多人一辈子都不能经历一次,作为红旗复兴的亲历者,这是我们一生的骄傲和自豪!”

  现场有你,严守红旗质量

  H7的顺利投放市场,迈出了红旗复兴的至关重要的一步,但这只是一个开始。在汽车这个充分竞争的市场,尤其是多年合资垄断的高级轿车市场,一贯都是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市场对红旗的质疑,即是大家对红旗的期盼,这对红旗高品质的要求,是揉不得半点沙子的。从试制开始宋子利就总对大家说:“真相只有一个,现场有你想要的一切,对手件设计师、车间、库房、试验场、供应商、客户那儿都是咱们的现场。”

  从试生产开始,宋子利就成立问题解决公关小组,带着团队全天候服务于现场。为了加速问题解决,让H7如期面世,他推行了三会一课题工作模式。早会布置当天任务;晚会盘点当天工作进展,研讨后续工作计划;专题会讨论问题解决方案;重大技术难点成立课题小组,专项解决。就这样,从2011年3月份开始到整车SOP的400多个日夜里,他全年无休,每天有三分之一的时间都在现场跟大家研讨问题解决方案。如此这般努力下,在H7上市前成功解决设计问题1154项,已知问题无一例流入市场。

  虽尽全力在SOP前解决所有问题,但不可避免在市场出现新的质量问题。2012年12月24日,在这个不平安的平安夜,接到售后反馈,宁夏有车主反馈震动比较明显。初步核实情况以后,宋子利连夜赶到银川预约车主试车,通过初步核查,锁定问题出在主减速器。简单处理故障车,安抚客户以后,他随即前往福建,亲自开展故障件拆解分析工作。一切似乎进展非常顺利,可问题来了:导致故障的问题是主减速器小端轴承点蚀,其涉及因素之多(润滑油、轴承预紧力、动平衡、载荷、材料……),相互关系之复杂,核心技术掌握在美国,正是长假期期间,无人能说清楚。这是一个耐久问题,拖一天市场就多一分风险。他没有等,主动查阅书籍、请教高校教授、咨询其他车桥专家,亲自设计了12项系列试验,并对现有试验台进行改造。在供应商、设计、质保等人员配合下,他7X24小时没有离开试验室,快速的找到了问题的真因和解决办法——轴承预紧力。宋子利感慨的说:“生产有抱怨,一定是工人不舒服了;市场要有抱怨,一定是客户不爽了。咱们要做的事,就是把自己逼疯,让客户爽死!”

  厚积薄发,丰满红旗羽翼

  H7上市初期,产品比较单一,对红旗的销售以及市场认可度将产生很大的影响。这种情况下,H7必须每年在市场上都发出新的声音,否则很快就会被淹没在车海里。

  于是,宋子利主动承担了H7系列车型产品开发工作。他用了8个月开展了造型优化、NVH性能提升、装备调整等19项改进,完成了H7的第一个年型车开发。

  与此同时,他带领团队,用了368天,完成了H7 1.8T车型的开发,实现整车提前2个月量产。在此项目中,他首次建立设计、试验、采购、质保和供应商五维一体的攻关团队;围绕三条主线采取系列措施:可视化所有零部件的进度以及取消OTS认可多级分管负责制等;

  他和他的团队一起用智慧和汗水,不断的优化产品性能,提升产品品质,将极致的红旗产品提供给用户。

  快速转身,打造极品车身

  伴随着去年改革的钟声,在红旗品牌发展的奇点期,宋子利选择了新的岗位,面临新的挑战,他以满足用户使用场景为出发点,建立了打造精品车身的工作方针,提出轻、精、魅、快的工作方向。

  在以140人团队应对T196、EV、HS5、HS7、C229、E115、HQE320等多项目同步开发的并行研发,并且都取消上部车身试制的模式下。宋子利身上坚韧不服输的精神向所有的困难说了不,快速搭建开发队伍,积极梳理部门规划,全面统一开发标准,识别提升短板业务,建立了部门标准化断面库、标准化结构库、精良性设计指导手册等多项开发指导文件。

  在兴部门、强队伍的同时,他还不忘提升自己。在单位加班加点的工作之余,每天下班还总会带一些车身技术相关或者研发管理相关的资料回家学习,这种持续学习的劲头给了大家尤其是部里年轻人以极大的鼓舞,为车身队伍注入了持久的活力。

  在宋子利的带领下,车身开发团队成功转型并稳步向前迈进。宋子利表示,虽然距离国际顶尖研发团队还有距离,但背负着对自主事业的巨大责任感,我们定将攻坚克难,不辱使命,用最优秀的红旗产品回应国人的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