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 子:在这个初冬的深夜,我倾尽所学,只想精雕细琢一段文字,叙述“一汽幼教人”的故事。然而一向在文字方面很自信的我,却迟迟不敢落笔,生怕我的文字无法写尽每一个让我敬佩的女人的故事。所以选取几个有共通性的故事,主人公“她”映射了无数幼教人的影子,她们都把十八岁的激情、二十八岁的优雅、三十八岁的稳重、四十八岁的智慧献给了这份事业。
“时光荏苒,白驹过隙”,写下这八个字,颇感落俗,却又再找不出可以替代的词来形容“幼教人”在一汽的那些岁月。
选 择
她是“土生土长”的一汽人,甚至父母兄弟也都是一汽人。她在一汽上的幼儿园、小学、初中、幼师,她时常会满含骄傲地说,从出生到现在,她的一切都用一汽冠名。
儿时,因为父母工作忙,早早就送她去幼儿园,而且每天都会接得很晚,老师们常说,这不是最奇怪的,怪的是其他小朋友都是早上入园时会哭闹,而她却总是在晚上离园的时候哭个不停……后来她说,她不明白,为什么一到了晚上,老师就要把他们都“发给”家长们?她喜欢幼儿园里的玩具;喜欢幼儿园里的饭菜;喜欢老师脸上的笑容;喜欢老师上课时走过她身边抚摸她的脸时温暖的手;喜欢午睡时老师过来给她掖被角、轻轻拍着她哄她入睡。为了依偎在老师的怀里让老师给她梳辫子,她用一个五岁孩子的特殊方式——哭拒绝了剪头发。从那以后,她每个午后,都会窝进老师的怀里,任老师如同变魔术一般每天变出一个漂亮又不重样的发型。幼儿园的时光是快乐的,所以她在十六岁那年选择了幼师专业,又在18岁那年选择了到一汽的幼儿园当一名教师。
十八岁,虽已过“碧玉”,又未及“桃李”,正是人生最美好的年华。与多数前辈一样,她的入厂教育的第一站也是一号门。远远望见“第一汽車製造厰奠基纪念”的汉白玉石碑,心头不由自主地荡过一层涟漪,走近了,指尖一笔一划地划过象征荣耀与重托的每一个字,眼前浮现的是那如火如荼的年代,莫名地心有遗憾,遗憾生得太晚,又有激动,从那一刻起,她可以参与一汽的未来,刚生出这样的念想,竟已控制不住手指的颤抖……
传 承
同事里有一位王老师,她参加工作的第二年王老师就退休了。那时候王老师喜欢给她们这些“小字辈”讲一汽幼教的一些旧事。诸如“一汽建厂时就有了一汽幼教”、“幼教最早是1953年在师范大楼成立第一个哺乳室”、“1972年开始,幼教从原来的看护开始尝试给幼儿园中大班儿童开始上课”、“为了支持一汽生产,幼教推出了母子班车、延时服务很多特色服务”、“为了提高素质,那时候老师要边工作、边学习”……对于王老师的这些叙述,究竟是事件还是故事,详情总是不得而知的,毕竟历久经年,幼教的人换了一茬儿又一茬儿了,很多的说法不过是一代代口口相传下来的。直到有一天,翻阅旧书,找到了一本1986年由第一汽车制造厂史志编纂室和吉林科学技术出版社联合出版的《第一汽车制造厂厂志》,这本书记录了一汽1950年——1986年的发展历程,书的第314页至317页,用4000 多字详细介绍了一汽的幼儿教育,王老师故事里的很多事在这本书里得到印证。
当这样一本书佐证了王老师和其他幼教前辈们关于那些岁月、那些往事的描述后,她忽然想到了很多词,“执着坚守”、“爱与忠诚”、“责任与担当”……这当然不是王老师亲口说出来的,而是她听王老师的故事时最真切的感受,因为王老师要讲给她的并不只是可以从史料中查到的那些往事。
如今,她也在慢慢接近王老师的年纪,也攒了不少好故事,“2001年一汽幼教中心正式成立”、“2017年所属幼儿园全部成为省级示范性幼儿园,一汽幼教实现了从传统的保育看护到保教结合的专业化学前教育发展的华美蜕变”……或是有一天,她也会给她眼中的“后辈”讲讲她听过、看过和经历过的,让她们也品品那些故事里的事……
待 嫁
夜已深,她依然在案头翻看老照片和那厚厚的荣誉证书,眼前每每出现“一汽”这两个字,心中就会莫名酸楚,也许在未来的某个日子,她便不可再用这个词,也不可再以“一汽幼教人”这个身份出现了。
“一汽”,这个词伴随她太久了,所以面对企业改革幼教的剥离,她心中有太多不舍。最近她听到最多的词是“情怀”、“情结”,这也是她想起最多的。毕竟她的每一张荣誉证书上,每一张会议、活动的合影上都会有“一汽”这个词,她知道这未尝不是属于她四十几年的一个身份。为了发挥好“企业福利保障”和“社会公益事业”的双重职责,为了实现“为幼儿健康成长负责,为一汽生产经营服务”承诺,为了推进“素质提升、质量提高、品牌塑造”三项工程,她和她众多的前辈与后辈一起,曾经努力奋斗,曾经无私奉献,也曾尽展芳华。在这个过程中,这个词早已在她们的心中烙定。“融入”?“溶入”?“熔入”!该用“熔入”吧,所以这乍然的分离才会让她如此痛,如此不舍。“是分离吗?”她想。“怎会!”她如此回答,那是切不断的血脉相连呀!“出嫁”她脑海中忽然蹦出了这个词,心中豁然开朗,毕竟有了这个词,未来的日子她便有了回望、注视、牵挂的理由。临行前她还要带上一些东西——那是一汽幼教人用专业与敬业彰显的品质与不同,用责任与勤奋赢得的信赖与尊重,用执着与忠诚诠释的信念与尊严,还有用真诚与热爱收获的自信与美丽,每一份都是沉甸甸的嫁妆。
收起纸笔,敛回思绪,安静入眠。梦中有上下求索,有破茧之蝶,有鲜花掌声,还有那讲不完的故事…… (特约记者 崔淑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