迎接两个挑战
1993年1月1日,一汽作出了开展第七个质量年,确保质量第一,加速与国际市场接轨,迎接国内、国际两个挑战的十条决定。强调要抓住机遇,主动迎接挑战,在质量、效益和发展上再上一个新台阶。
华西村一次订购250辆捷达
1993年2月4日,江苏省江阴市华西村,为村民一次购买了250辆捷达轿车。华西村素有“江南第一村”的美称,全村420户,1420人,人均收入超过亚洲“四小龙”,村民家家有小洋楼,户户室内宾馆化,继1992年购进了两辆奥迪轿车后,得知捷达轿车是最佳家用轿车时,全村家家购买一辆。这表明“捷达”在国内市场走俏,揭开了轿车批量进入中国普通家庭的新纪元。
皮尔堡化油器生产线建成投产
1993年4月27日,从德国引进的皮尔堡化油器生产线在一汽化油器厂建成投产。全线共有设备348台,从毛坯、机械加工到装配检验,全部由计算机控制。主产品2E3化油器具有当代世界先进水平,年设计纲领为40万只,投产伊始,国产化率即达到100%。2E3化油器生产线是为了与488发动机配套而从德国皮尔堡公司引进的全套二手设备,其新度系数为6-8成。从1990年开始谈判到设备拆迁、安装调试历经两年半的时间。这条生产线的投产成功,对提高轿车国产化起着重要的作用。
CA488发动机班产实现200台目标
1993年6月28日,CA488发动机单班产量达到200台,标志着集团公司具备了年产12万台发动机能力。国产化率达到80%,各项技术经济指标在国内处于领先水平,成为名牌发动机。CA488发动机不仅满足一汽装车需要,还为国内40多家轻型车厂配套。
江泽民、李鹏题词纪念碑揭幕
1993年6月21日,镌刻着江泽民总书记为一汽题词的青石纪念碑,由安徽宿县地委书记耿广宽带队护送到公司。7月14日,在一汽职工迎接建厂40周年喜庆日子里,公司分别在206号门和一号门中央大道隆重举行一汽第三次创业纪念碑、换型改造纪念碑揭幕仪式。国务院副总理李岚清、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王光英为两碑揭幕。
第三次创业纪念碑主体镌刻着中共中央总书记江泽民亲笔题词:“建设现代化轿车工业基地”;换型改造纪念碑是国务院总理李鹏亲笔题词:“第一汽车制造厂产品换型工厂改造纪念”,题词左上方刻有一枚硕大的奖章,它象征着已被载入史册的第二次创业。
一汽四环汽车股份公司成立
1993年6月28日,由一汽、一汽四环总公司、长春汽车研究所中实改装厂三家发起,经长春市体改委批准,以定向募集的方式组建的长春一汽四环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成立,总股本为4500万股(每股1元),下属变型车厂、一汽联改厂、护栏厂、橡胶厂、汽车服务中心、长青市场等6个企业。这是一汽的第一块“股份制实验田”。
江泽民总书记亲切接见公司代表
1993年7月5日,一汽建厂40周年前夕,江泽民总书记在北京中南海亲切接见公司代表张瑛、荣惠康。
CA142中型载重车正式投产
1993年7月14日上午9时,李岚清副总理为刚下线的新型解放CA142中型载重汽车剪彩。CA142新型载重车,在继续保持CA141车成为国优产品的基础上,采用了9项高水平的改进,明显提高了燃油经济性和超载能力,平均故障里程超过国优标准。
隆重庆祝建厂四十周年
1993年7月14日,集团公司隆重集会,庆祝一汽建厂四十周年。国务院副总理李岚清、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王光英及中央有关部门领导同志,省、市领导等出席大会。集团公司总经理耿昭杰主持大会并讲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