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辆奥迪轿车下线
1989年8月1日,以SKDⅡ方式组装的第一辆奥迪轿车在轿车厂下线。它是在原奔驰轿车装配线上进行部分技术改造以后,从7月份开始装配的。这个车间的装配工人在德国专家指导下,经过第一轮试装配基本掌握了工艺流程和装配质量要求,并且形成了班产15辆的生产能力。进入12月份新装配线也开始边调试边生产,每天装车10辆,全月装车900辆。年内装配奥迪轿车1992辆,轮胎、喇叭、收音机等外协配套产品已实现了国产化。
国家批准一汽“七五”规划项目
1989年9月13日,国家计委下文通知,经国务院批准的一汽 “七五”扩建技术改造规划方案,主要有7个项目:汽车年产纲领20万辆;轿车先导工程,年产中高级轿车3万辆;模具中心扩建;汽车零部件工程;汽研所、工厂设计院、材料研究所、工艺装备研究所扩建;轿车国产化“一条龙”项目;“六五”产品换型结转项目,总投资33.9亿元。
年产15万辆轿车项目通过评估
一汽与德国大众公司就15万辆轿车项目,自1987年开始第一轮可行性研究,到1989年4月又联合编制了第三版可行性研究报告。7月8日,邹家华副总理听取了一汽详细的汇报。国务院7月15日以国阅(1989)80号文发表了会议纪要。据此,中汽咨询公司自7月26日至8月5日,组织16位专家对一汽与大众公司合资建设15万辆普及型轿车项目进行可行性评估,并于1989年9月23日以中国汽车工业联合会名义,正式向国家计委提出了可行性的评估意见。
轿轻车轮生产线投产
1989年9月26日,全国最大的一条轿车、轻型车车轮生产线在车轮厂正式建成投产。这条生产线的关键设备由德国引进,设计先进,自动化程度高。在试生产过程中,已生产出桑塔纳、标致50A、505、奥迪100车轮和北京130型出口车的车轮,并先后供应各有关汽车制造厂为引进轿车进行国产化配套。12月22日,已有10辆奥迪100轿车装上车轮厂生产的国产化车轮。
全年生产汽车76451辆
1989年,全年生产汽车76451辆,汽车配件10150万元,工业总产值168173万元,实现利润33291.7万元,全员劳动生产率38628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