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型改造万人动员大会
1986年2月14日中午,春节后上班第一天,一汽在一号门广场召开规模空前的换型改造动员大会,近两万名职工冒着严寒,参加了会议。
会议由党委书记李玉堂主持,厂长耿昭杰作了动员。他说:“换型改造已经到了决战决胜的关键时刻,换型与现生产之间、换型与自筹资金能力之间,以及换型与协作配套件、材料、改装车备件、用户服务等工作的同步方面,都存在着许许多多的困难和矛盾,就像一座座大山矗立在我们面前,唯一的出路是全厂上下万众一心,以压倒一切的气概,把这些大山搬掉。”
大会在“愚公移山,背水一战,万无一失,务求必胜”的口号声中结束。
换型改造进展迅速
1986年初统计数据表明,新车型的准备工作已完成工作量的80%;175项工艺试验项目已完成85.71%;土建施工已完成大部分工作量;厂内设备搬迁做到不停产进行,完成99%以上;零合件调试从1985年10月开始后,已完成88.9%;设备到货台数占应到台数的81%;产品扩散、外协件布点、技术培训、生产组织工作也取得很大成果。
CA-141新车批量试生产成功
1986年7月15日,“解放”第二代CA-141新型车开始批量试生产。一汽举办了新车下线剪彩仪式,中央有关部门领导,省、市领导和一汽老领导等应邀出席仪式。
随着热烈的掌声、鞭炮声和唢呐声,一辆辆各种颜色的崭新的CA-141型解放车陆续下线。
当日中午,试生产的二十辆CA-141新车披红挂彩,由四百多名手持花束的先进人物代表和部分领导干部代表分乘,绕厂和厂区一周。全厂职工、家属和学生沿街祝贺新车的诞生。
CA-141车通过日本合作试验确认
1985年2月,一汽与日本日野公司签订了CA-141型汽车试验评价协议。6月发去了两辆CA-141新车,9月又派去14人代表团。在日本,从1985年9月28日到1986年2月,CA-141型汽车共进行6大项评价试验,历时153天。试验结果表明,CA-141型汽车在外观、平顺性、手制动性等方面均较好。
“红旗”CA-750F试制成功
1986年7月15日,“红旗”第二代前驱动轿车CA-750F试制成功。
最后一辆老“解放”车下线
1986年9月29日上午10时30分,第1281502辆“解放”牌CA-15载重车披红戴花从总装配线上开出。耿昭杰厂长、李玉堂书记等厂领导和装配工人以热烈掌声向老“解放”车告别。
30年来,一汽共生产汽车一百二十八万一千多辆,占全国汽车保有量的二分之一,上缴利税相当于建厂投资的十倍。“解放”车的轮迹遍布大江南北、长城内外,为祖国的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作出了巨大贡献。
国家领导人审评新“解放”
1986年10月22日,凝聚着一汽广大职工智慧和汗水的珍珠白、橘红、淡黄三种颜色的三辆崭新CA-141“解放”车驶进中南海,接受国家领导人的审评。
10月23日,三辆CA-141新“解放”车开到国家计委、机械部、中汽公司等22个国家机关评议,受到了热烈欢迎和一致好评。北京市还专门为新车通过长安街发了通行证。
新厂区一期工程开工建设
为发展轿车、轻型车生产,一汽在省、市政府支持下,征用老厂区西北侧293公顷的土地。1986年9月1日,在换型转产的决战关键时刻,全厂职工瞩目的新厂区建设拉开序幕,第一汽车制造厂新厂区第一期工程开工典礼在新厂区隆重举行。
新厂区第一期工程将要兴建第二铸造厂、车架厂和车身装备厂。基建投资1.9亿元,土建施工面积14.3万平方米,安装和搬迁新老设备3000多台。
CA-151K型6吨柴油车通过国家鉴定
1986年12月26日,CA-151K型6吨柴油车通过了国家鉴定。6吨柴油车保持了CA-141型5吨车美观、舒适、安全、耐用等特点,动力性和经济性上有很大提高,最大功率达到160马力,百公里油耗为16.9升。
全年生产汽车61607辆
1986年,一汽全年生产汽车61607辆,其中“红旗”旅游车161辆;汽车配件8425万元,工业总产值120731万元,实现利润8604万元。全员劳动生产率17893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