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辆“红旗”旅游车出口利比里亚
1983年1月27日,两辆“红旗”旅游车通过了省商检局和有关部门的检查,向利比里亚出口。
解放CA-15型5吨载重汽车正式投产
1983年1月3日,一汽在总装线上举行了隆重的解放CA-15型载重汽车正式转产仪式。该车比CA-10C载重汽车在载重量、经济性、动力性、可靠性、安全性、驾乘舒适性上都有提高和改善。
第100万辆汽车下线
1983年2月26日8时50分,一汽在总装线上举行了隆重的第100万辆汽车下线剪彩仪式。
10时30分,又在中央大道举行了生产100万辆汽车的庆祝仪式。
卖给个体农民第一辆汽车
1983年2月5日,一汽将一辆披红挂彩的解放5吨载重汽车送到农民家中。购买这辆汽车的是安徽省六安县沛东公社西店大队的鲍传友等6户农民,这是一汽出售给个体农民的第一辆汽车,意义深远。
为了支援农业生产,3月13日,全厂开展了“滁县日”活动,全厂职工放弃周日休息,为安徽人民生产了200辆超产汽车。
隆重举行建厂三十周年庆祝大会
1983年7月15日,一汽隆重举行建厂30周年庆祝大会,省、市、部、公司、驻军领导出席大会。各协作厂、兄弟厂的领导,以及一汽先进人物代表2200多人参加了大会。
在庆祝大会上,饶斌同志作了题为《大家动手,总结经验,实现汽车工业现代化》的报告,提出:学习是成功的动力,要把学习精神,作为一汽精神的代表,继续发扬光大,使它成为实现汽车工业现代化的强大动力。
换型改造进入实施阶段
1983年5月19日,《人民日报》公布,国家正式将一汽的换型改造项目列为国家“六五”期间的70个重点建设改造项目之一。到1983年7月15日,换型改造准备工作基本完成。
在新产品设计、试制方面,CA-141新型5吨整车第二轮道路试验,已跑完5万公里,6102发动机已通过两次1000小时强化试验。
在生产准备方面,所需289台专机已与各承制厂签订了126台合同,厂内自制的工艺装备与非标设计制造任务,已提前安排,部分项目开始出现晚上加班、周日不休息的大干情景。
土建工程方面,57个项目又落实到6个施工单位。当年开工31项。
CA-141型5吨载重汽车通过国家鉴定
1983年9月23日,中国汽车工业公司主持召开CA-141型5吨载重汽车鉴定定型技术审查会,会议通过了《解放CA-141型5吨载重汽车鉴定定型技术审查意见书》。
中汽公司总工程师陈祖涛正式宣布一汽第二代产品CA-141型5吨载重汽车定型。
CA-141型5吨载重汽车是一汽独立自主开发的第二代新产品,主要性能指标已达到国际同类车70年代末水平,为甩掉几十年一贯制的帽子,开创老厂产品换型和技术改造的新局面提供了保证条件。
CA-142型6吨载重汽车样车试装成功
1983年5月,一汽研制成功CA-142型6吨载重汽车。该车是由汽车研究所自主开发研制成功的,装配的是6102型发动机,经过走合试验,技术状态良好。
12月19日-21日,解放6110A柴油机经过中汽公司组织清华大学、重庆研究所等30个单位100多位专家三天严格的检查,正式批准鉴定验收。
国家批准一汽实行利润递增包干
1979年7月,一汽就被国家列为扩大自主权的首批试点单位,先后实行利润基数留成和增长分成制度。为了支持一汽自筹资金搞产品换型工厂改造,国家经委和财政部批准,自1983年实行利润递增包干制度,并在折旧基金全额留成、国家建设低息贷款等方面给予了一系列的优惠政策,这为“解放”汽车的换型改造提供了强有力的资金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