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窗
loading...

1979
2023年05月15日 悦读一汽,中国一汽档案馆

  万人技术大考试

  1979年1月7日,厂举行了三级以下工人技术考试。这次考试共设了9个考场,221个考室。有关领导和一机部教育处领导亲临考场。这次考试共有铸工、锻工、冲压工、机床工、钳工、电工、焊工、热处理工、检查工、工具管理工等10个工种,9200多人参加,推进了群众性的学习热潮。

  一汽重新被命名为大庆式企业

  1979年1月15日,中共吉林省委和第一机械工业部,联合在一汽汽车工人俱乐部隆重召开第一汽车制造厂工业学大庆检查验收暨大庆式企业命名大会。

  会议由省经委主任冯英奎主持。省委工交部部长董昕宣读了省委、一机部命名第一汽车制造厂为“大庆式企业”的决定,并宣布命名配件分厂等19个分厂(处室)为大庆式企业;轿车分厂等10个分厂(处室)为学大庆先进单位。

  向汽车生产现代化进军

  1979年1月18日至22日,厂党委召开五届十八次全委扩大会议,学习中央有关文件和省委书记王恩茂同志传达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精神。1月24日,在厂十二届职工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上,号召全厂职工认真学习三中全会精神,掀起“三个高潮”,实现“三个第一流”,向“三个方面”进军。

  举办日本企业管理经验学习班

  1979年2月9日,举办厂、处以上领导干部学习日本企业管理学习班,到8月结束。由李刚担任班主任,赴日考察企业管理的专业领导干部当教员,先后讲课17次,编印讲义26册,共40多万字的学习材料,系统地介绍了日本汽车工业现代科学管理经验。全厂有300多名处级以上干部和50名政工人员通过了学习考试。在这次学习班的推动下,全厂形成120项现代化管理项目,对一汽管理方式的转轨变型起到了引路的作用。这套学习资料还传播到二汽、南汽、洛拖等兄弟单位和大专院校,反响很大。

  U型自动线

  中间轴U型生产线,是学习日本经验后改造成功的第一条生产线,改造后在制品减少86%,劳动强度减轻68%,实行一人多机操作,提高了产品质量。

  “混流”装车

  1979年2月14日至17日,在总装配线试成了高栏板载货汽车和长途客车底盘的小批量混流装配方式 ,解决了以往装配客车底盘时,车箱能力闲置,而装配高栏板时又需事先储备150辆车箱,储备造成资金积压和重复劳动的问题。“混流”装车是学习日本经验后的首项成果。

  政治工作会议

  1979年3月16—20日,厂党委召开政治工作会议,重点是贯彻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精神,结合一汽的具体实际情况,制定了“关于政治工作的暂行制度”“职工代表大会组织办法”“立功竞赛奖励办法及细则”“党内三优竞赛试行办法”等有关制度,迅速地使一汽的政治工作转移到实现现代化的轨道上来。厂领导和各分厂、处室的领导及宣传、组织、工会、团委的负责人、部分车间领导共300多人参加了会议。

  向年产八万辆进军

  1978年6月开始在全厂范围内布置编制八万辆技术改造计划,根据统计情况共有646个薄弱环节,其中,需要增添标准设备811台,非标设备537台,面积76000平方米。后来对计划进行了审查,结果压缩到226个薄弱环节,所需要的设备和面积均有一定下降,但数量仍然很大。1979年1月厂党委召开五届十八次全委扩大会,提出了“充分挖掘潜力向八万辆进军”的口号,从1979年3月份开始,按年产70000辆组织生产。1979年4月11日,又专门召开了八万辆工作会议,4月17日《汽车工人报》用10个版面公布“招贤榜”,号召全厂职工抢课题,提建议,攻难关。5月8日召开八万辆攻关现场会。8月7日召开表彰奖励大会。到年底共解决薄弱环节42项。

  自制2000吨平锻机成功投产

  1979年,2000吨平锻机在全厂17个有关单位共同参与下,终于制造成功。2000吨平锻机的制造成功,解决了一汽锻件达到八万辆生产能力的一项薄弱环节,为国家节约投资31.4万元。

  五号冲天炉技术改造见成效

  五号冲天炉原来生产能力低,经过专家“会诊”,把炉缸内衬由原来三层耐火砖改为两层,使炉缸直径扩大,再提高进风压力,使生产能力由原来每小时出铁10—15吨提高到18吨以上,解决了八万辆的一项薄弱环节。

  三次立功授奖表彰大会

  1979年4月23日,厂召开年度首次立功授奖表彰大会,命名39个大庆式车间、科室(单位)和10个“质量信得过”班组,给9个立功集体和4名个人授奖。

  1979年7月15日,厂召开年度第二次立功授奖表彰大会。一机部部长周子健和一机部工作组参加了大会。这次大会命名了1个分厂为大庆式企业;3个处室为大庆式先进单位;19个车间为大庆式车间;64个科室为大庆式科室;5个单位为学大庆先进单位;6个班组为马恒昌式班组;54个生产班组为产品“质量信得过”班组;24个仓库为“信得过”仓库;16个立功集体;6名立功个人。

  1979年10月18日,厂召开年度第三次立功授奖表彰大会,命名1个大庆式企业分厂;8个学大庆先进单位;66个车间(科室)为大庆式车间;嘉奖43个单位;命名4个班组为马恒昌式班组;13个生产班组为产品“质量信得过”班组;5个班组为工作质量“信得过”班组;18名质量标兵;1个特等功集体;5个一等功集体;13名个人一等功。

  国务院授奖

  1979年9月28日,国务院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隆重的授奖仪式,嘉奖工业、交通、基本建设战线的先进企业和劳动模范。参加大会的有党政军各方面负责人、群众代表以及北京市工交、基建战线的先进单位、模范人物代表共9000多人。一汽在这次大会上被列为“全国先进企业” 受到嘉奖。

  10月9日,厂召开大会,传达这次大会的精神。会上,省机械局负责人车中术宣读了第一机械工业部命名一汽为“汽车行业标兵”的决定,并颁发锦旗。大会还一致通过了响应《全国先进企业和全国劳动模范倡议书》决心书。

  试制出CA-S10C型载重汽车

  1979年10月,试制出一辆CA-S10C型载重汽车。该车吸取了国外汽车制造诸多的先进技术,载重面积增大,同时,提高了舒适性。它的试制为加快一汽的产品换型创造了条件。

责任编辑:【刘淑梅】
287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