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5
2023年04月10日 悦读一汽,中国一汽档案馆
大批技工来厂
为适应开工生产的需要,第一批400余名四级以上技工于1955年2月5日到厂。
设备安装调试全面展开
设备安装从1954年底开始,土建、管道和设备安装交叉作业。到1955年8月,先期开工建设的车间,进入设备调试期。
底盘车间齿轮工部是最早进入调试阶段的单位之一。在齿轮工艺组长李龙天的倡议下,车间开展了“百台次”无事故的劳动竞赛,即连续调整生产100台次,不出任何事故,不损坏一把刀具,废品不超过三个,率先调整出了合格的后桥齿轮。
学习贯彻《生产组织设计》
从1955年9月起,一汽开展了学习贯彻《生产组织设计》活动。斯大林汽车厂为一汽制定的《生产组织设计》分两部共26篇、62卷,译成中文大约有160多万字。
在当时的条件下,《生产组织设计》是先进的、科学的。在这以后的20多年里,它所规定的生产组织和工作方法仍然在一汽发挥着重要作用。
“三通”任务基本完成
1955年10月,第一汽车制造厂“三通”(通电、通热、通气)任务基本完工,数以千计的设备运转起来。十大厂房和生活区实现分批送暖,保证了冬季生产、施工等工作的正常进行。
大流水描图作业法
由于技术资料来自苏联,生产准备工作的第一道工序就是翻译。据统计,由苏联提供的产品图纸和技术资料有5409张,工序卡和各种工艺技术资料138份735本,非标设备设计图纸4085套,工艺装备图纸16942套。描图和晒图工作一度成为全厂生产准备的“瓶子口”。
描图员于金铃带领小组成员创造了“大流水描图作业法”,改变了一人画一张图的传统描法,使描图效率比传统的方法提高了50%。于金铃本人也多次被评为一汽和长春市的先进人物,1956年出席了全国机械工业先进生产者代表大会,受到毛主席和老一辈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亲切接见。
责任编辑:【刘淑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