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我国多地正在有序推进重点人群新冠病毒疫苗接种。不过,对于疫苗接种,很多网友仍有担心:打HPV疫苗多久后能接种新冠疫苗?新冠疫苗是否要像流感疫苗那样每年接种?对此,中国疾控中心免疫规划首席专家王华庆解答了相关问题。
新冠疫苗和HPV疫苗接种需要间隔多久?
为了便于准确监测不良反应,新冠疫苗和其他疫苗需要分开接种,间隔至少两周以上,包括HPV疫苗、流感疫苗等。如急需接种狂犬疫苗,就不要考虑间隔了,因为接种狂犬疫苗更重要。
鼻炎患者能否接种新冠疫苗?
对食品、宠物、花粉等过敏,绝大多数不属于疫苗接种的禁忌症,但也要如实报告,由医生判断能否接种。如果正处于鼻炎的严重发作期,或者因其他过敏引起的反应比较严重,先缓一缓,等症状缓解后再接种新冠疫苗。
新冠疫苗是否需要每年接种?
流感疫苗每年都需要接种,一是因为疫苗保护的持久性不到一年,二是流感病毒很容易产生变异。对于新冠病毒,科学家一直在研究病毒的变异,以及变异对疫苗效果的影响。目前,关于是否每年都需要接种,还没有结论。
慢性基础性疾病患者能否接种?
当慢性基础性疾病处在稳定期时,绝大多数原则上可以接种新冠疫苗。
哺乳期能否接种新冠疫苗?
目前还没有相关数据显示,新冠疫苗对哺乳期的妈妈和儿童有什么影响。世界卫生组织建议,为了保障哺乳期儿童的健康,可以在接种新冠疫苗之后,再进行哺乳。
接种新冠疫苗后能否喝酒、喝茶、喝咖啡?
喝酒、喝茶、喝咖啡不属于禁忌症,但是喝酒可能会带来身体的偶合反应。在接种疫苗期间,尽量保持平稳的生活状态。
接种后,是否需要进行抗体检测?
根据前期临床试验研究结果,在接种新冠病毒疫苗第二针两周之后,会产生一个比较好的免疫效果。目前不推荐去医院做抗体检测。
如何判断症状是不良反应还是偶合反应?
有症状之后,应及时到医院就诊,以鉴别是疾病引起的,还是疫苗引起的。如果怀疑跟疫苗有关系,应该及时报告。
偶合反应,是指接种者在接种的时候,恰巧处于一些疾病在潜伏期或者发病前期的状态。在接种时,很巧合的,这些疾病也同时发病了,这就属于一个偶合的反应。
能前后两次接种不同厂家的疫苗吗?
建议前后两针疫苗尽可能接种同一个厂家的。若出现个别情况,请按照相关部门出台的相关规定执行。
我国新冠疫苗接种情况如何?产能可以满足需求吗?3至17岁人群何时能接种?国药集团中国生物董事长杨晓明这样解答。
我国新冠疫苗接种进展如何?
杨晓明:新冠疫苗2020年7月开始紧急使用,2020年12月15日开展了重点人群接种。紧急使用共有400多万人接种。截至目前,重点人群接种已超过1000万人。从临床、紧急使用的观察数据来看,灭活疫苗安全性非常好。常见的不良反应有注射局部的疼痛,全身有轻度的发烧,还有疲惫的情况,总体在预期可控范围内。
3至17岁人群何时能接种?
杨晓明:从临床观察的设计来说,所有年龄段都进行了观察,都做了人群的临床试验数据。3至17岁属于青少年组,18至59岁是青壮年组,60岁以上是一组,全部年龄段都能够接种。之所以目前限制在18到59岁这个年龄段,是因为青壮年组入组最早,数据最完整,是首先推荐接种的人群。3至17岁年龄段正在申报,3月份之前可以扩大到这个年龄段。
新冠疫苗能否合并为一针接种?
杨晓明:新冠疫苗打几针的问题,要根据临床研究和疫苗特性,以及是否能够有效刺激人体产生有效的保护能力来决定。目前,新冠疫苗根据I期、II 期、Ⅲ期临床和临床前的动物体内实验,设计的是打两针,间隔三至四个星期。这个间隔时间,打了两针后,14天抗体阳转率达到100%,能够起到保护的作用。
针对变异毒株,新冠疫苗能否起作用?
杨晓明:在研发过程中,研究人员已在实验室对不同地区来源的各种变异毒株进行了实验。对I、II期临床试验志愿者免疫以后的血清也做了综合实验,针对疫苗能不能针对不同来源的病毒变异株起到保护作用的实验,结果证明疫苗很有效。从目前的实验效果看,灭活疫苗免疫后,对包括英国发现的变异毒株和以往全球分离出的其他8至9株变异毒株都有中和效果,能够起到很好的预防作用。
新冠疫苗产量跟得上需求吗?
杨晓明:从研发灭活病毒疫苗开始,相关部门便做了规模化生产的准备。疫情发展以后,又在北京和武汉增加了两个生产车间。现在北京又在做第二期的车间,一期两个车间的年产能大约有1亿多剂,二期车间正在进行模拟验证,通过后今年的产能可以达到10亿剂以上。对14亿的人口规模而言,疫苗的供应量还是不足的,相关部门还在做三期,从“应接尽接”的角度讲,疫苗目前还是供不应求。
此外,接种新冠疫苗,这些事项请你留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