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旗创业期大事记(1956~1965)
发布日期:2018年07月10日

   1956年到1965年的近十年间,中国实现了轿车生产的从无到有,生产出了东风轿车和红旗高级轿车,尤其是红旗牌高级轿车开进了中南海,此后红旗检阅车试制成功,完成国庆十周年献礼,红旗车开始接待外宾,走出国门参展,红旗成为国人心中最自豪和华贵的轿车产品。伴随着一汽不断攻克质量难关,成立轿车厂,红旗走过了最艰难的创业期,一个引发世界关注的轿车品牌开始载入历史。

 

本文现把红旗创业期的近十年轨迹进行梳理,展示红旗轿车的每一次进步。

 

Ø  1956

 

在一汽副厂长孟少农主持下,设计处编制《1956~1962年产品发展规划》,第一次提出开发小轿车的计划。

 

Ø  1957

 

4月,一机部部长黄敬考察一汽,开展专题会议探讨产品发展问题。会议确定,一汽要发展6种品牌:解放第二代产品和变型车4种品牌、越野车1种品牌、轿车1种品牌。

 

5月,一机部给一汽下达试制轿车和三轴越野车的计划。

 

612日,朱德总司令将捷克送给他的斯柯达轿车转送给一汽作参考样车。

 

8月,苏联“胜利”、法国西姆卡、日本丰田、德国奔驰、捷克斯柯达、英国福特赛飞样车先后被送到一汽。

 

11月,一汽厂长饶斌提出轿车试制以“仿造为主、适当改造”为方针。

 

Ø  1958

 

419日,一汽工会、团委联合召开试制小轿车促进大会,成立小轿车制造突击队。

 

512日,第一辆东风CA71轿车试制成功。

 

521日,毛主席和林伯渠在中南海怀仁堂乘坐东风CA71轿车。

 

6月,一汽总工程师郭力向新华社记者宣布:我们将要为中央领导生产高级轿车。

 

724日,V8发动机试制成功。

 

81日,第一辆红旗CA72轿车试制成功。

 

82日一汽召开万人集会,吉林省委第一书记吴德主持红旗轿车命名仪式。

 

928日,第一辆红旗检阅车装配、调整完毕,当夜被送往北京,向国庆9周年献礼。一汽成立新产品指挥部,郭力、孟少农、王少林为领导成员。

 

Ø  1959

 

17日,中央给一汽发文,要确保红旗轿车的生产,停止东风生产。

 

2月,王少林、李中康赴苏联、捷克考察,回国后推广钣金件生产胎()具化。

 

5月初,一汽召开五级干部会议,专题讨论轿车生产,重点解决26项关键质量问题。

 

7月,一汽3号门南侧兴建的砖木结构简易厂房1万平方米交付使用,红旗实现集中生产。

 

8月,一汽党委决定成立红旗监督岗,王少林任总岗长。

 

924日,首批30辆红旗被送到北京,成为中央领导的新车。其中两辆检阅车参加国庆10周年阅兵式,6辆轿车参加国庆游行。

 

Ø  1960

 

26日,为集中管理,一汽成立轿车车间。

 

316日,红旗CA72轿车参加莱比锡国际博览会。

 

Ø  1961

 

26日,一汽公布第一批红旗的20项关键问题。

 

422日,一汽成立轿车联合办公室。12月,一汽全年生产红旗1辆。

 

Ø  1962

 

1231日,锡兰总理班达拉奈克夫人访华,红旗首次接待外宾。

 

Ø  1963

 

1020日,一汽编制《三年内实现年产43030辆汽车规划》:解放4万辆;越野车3000辆,红旗30辆。

 

Ø  1964

 

127日,红旗CA72轿车赴日参展。

 

629日,一汽决定成立轿车厂,实现产、供、销一条龙封闭式生产。

 

91日,解决一类质量问题20项、二类质量问题22项后,40辆红旗CA72轿车被送往北京。经过半个多月试验,红旗被定为国车。

 

Ø  1965

 

6月,轿车厂对被暴雨破坏的砖木结构厂房进行大修,导致红旗各生产车间迁至全厂八个不同的地方进行生产。

 

919日,第一辆红旗CA770轿车试制成功,当即被送往北京。

 

10月,中央下达试制CA772特种车任务,并成立CA772领导小组:中南海警卫局局长毛维忠为组长,一机部副部长郭力为副组长,后改为周子健。领导小组成员有:一机部、五机部、化工部、建材部、一汽,李中康为CA772总设计师。

 

(孙振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