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通是引领产品生产实现商品价值的“惊险一跃”,流通不强则产业不稳,流通活则市场旺。
从2021年,国务院批复同意《“十四五”现代流通体系建设规划》,到2024年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再到2025年伊始,商务部等8部门办公厅印发《关于开展汽车流通消费改革试点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一系列政策的背后是政府对于流通业作为基础性、战略性、先导性产业的重视程度在不断升级,同时也为顺应汽车消费新形势新趋势,在顶层设计方面不断与时俱进。
《通知》犹如一阵春风,吹响汽车流通消费改革的号角。在营造更好的用车环境、释放汽车消费潜力、拓展汽车消费场景,促进汽车由交通工具向生活空间转变等方面,为行业释放了巨大想象力。
汽车流通消费改革重在落地
《通知》总体要求统筹好培育新动能和更新旧动能的关系、统筹好做优增量和盘活存量的关系,顺应汽车流通消费新形势新趋势,鼓励有条件的地方结合本地实际,在新车、二手车、报废车、汽车后市场等各环节,围绕管理制度、标准技术、数据平台等各领域,深化改革、积极创新、先行先试,加快构建统一高效、绿色循环的汽车流通消费大市场。
力争到2027年,在汽车流通消费领域,培育一批创新发展的典型企业,打造一批商旅文体健融合的典型项目,形成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和模式,发挥引领带动作用,激发汽车消费市场活力,促进汽车市场高质量发展。
其实,《通知》中有些提法在前期政策中已有所提及,比如优化汽车限购限行措施、完善二手车流通管理制度、构建汽车全生命周期信息平台,推动汽车流通行业数字化转型升级等。同时,《通知》中也有新提法,比如打造一批商旅文体健融合的典型项目、探索二手车线上交易管理制度、鼓励开展二手车经销企业分级分类管理等。
中国汽车流通协会副秘书长郎学红表示,消费是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之一,而汽车是消费的重中之重。年初,国家部委相关会议中反复强调,稳增长是经济工作的首要任务。商务部在年初就制定了多措并举促进消费的系列计划。
不难发现,《通知》的重点意在落地,并限定了三年试验期,即将此前政府针对汽车流通消费领域多次重申的改革方向、发展思路通过开展试点的方式进行落地,希望通过地方申报,根据具体试点方案的实施情况,总结经验之后进行推广,同时根据各方面反馈的意见,经过总结之后再研究如何梳理堵点,拟定相关政策支持,继续深化改革。
线上管理和分级管理助推企业做大做强
近年来,国家多部门已经不止一次释放优化汽车限行限购的信号。今年年初,北京市交管部门明确表示,2025年北京市小客车指标配额为10万个,并于5月26日面向无车家庭定向增发4万个新能源小客车指标。显然,这正是对《通知》的积极响应。业内认为,今年上半年,陆续会有汽车限购城市公布新增小客车指标的消息。
郎学红指出,所谓精细化差异化管理,更多是通过科技工具的应用对交通情况进行调控,减少拥堵。通过道路优化以及智能交通建设来优化出行体验,疏导改善交通情况,甚至可以鼓励一周有一天居家办公,也能有效降低交通压力。
而汽车进商圈、进文化场所也并非新鲜事。10年前,当4S店还没覆盖到下沉市场时,汽车外展活动成为很多消费者看车、买车的重要渠道。当时,很多厂家会提供展具,供经销商预约借用。外展时,由大货车带着展具到低线城市市中心举办展销活动。如今的新特点是在鼓励夜市经济的背景下,新能源品牌会在繁华地段建立快闪店,展示最新产品。
在二手车方面,“探索建立线上交易管理制度”备受行业关注。二手车是非标品,需要线下展示场所,但随着交易量扩大,企业场地成本随之增加。线上展示成交可以提高效率,因此要探索建立线上交易管理制度。不过如何平衡线上线下的关系,避免对线下交易造成冲击值得思考。
随着二手车经纪转经销进程的推进和二手车经销企业规模化发展的提速,“二手车经销企业分级管理”被提上议事日程。具体来看,分级管理可能会将年营业额在500万元以上、纳入国家统计局报表的企业予以相应的政策。可以看到一些地方已经对达到一定销售规模的二手车企业,给予税收上的奖励。此举目的是为鼓励二手车企业规模化、规范化发展,增强企业为消费者提供质保和整备服务的能力,不断优化管理和服务,实现二手车行业高质量发展。
报废回收链条有待进一步优化
以往汽车仅仅是出行工具,现在随着其功能的丰富以及普及,汽车的内涵扩大到移动空间、运动载体、文化载体,甚至更广阔的消费空间,由此也为打造商旅文体康融合的典型项目提供了基础。
当汽车保有量达到一定规模之后,消费者对汽车文化活动的需求将会随之提升。比如经典车就是汽车文化非常重要的组成内容之一。国外汽车厂家有自己的博物馆,汽车经销商和私人收集也在开展相关活动,汽车不仅是交通工具,还有文化内涵,经典车不仅可以展示、巡游,还可以交易。欧洲最大经销商集团就自建了汽车博物馆,并且在展厅一层有老爷车挂牌销售,还开发有相关衍生产品。
在汽车报废回收利用方面,2020年国家出台政策放开了汽车“五大总成”的再制造和再利用,为行业发展提供了更广阔的空间。中国汽车流通协会在多年前曾建议,应支持有技术、有实力的企业进入再制造行业。其实经销商有天然优势作为报废汽车的回收点,而且这几年已有个别经销商集团通过备案审核拥有了相关资质,进入到报废回收及再制造领域。
同时,报废拆解政策的优化将极大推动报废车辆进入正规企业。数据显示在加强监管后,报废车辆进入正规企业的比例从原来的30%提升至60%,去年更有90%的报废车辆进入了正规拆解厂。郎学红认为,3万多家4S店都可以成为车辆回收点,并且能够联合厂家、零部件企业共同提升汽车零部件的再利用率,在标准、技术、设备、流程等方面进一步优化。
| 编辑:单茹娇
| 初审:单茹娇
| 复审:刘淑梅
| 终审:李 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