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程 爽/文 王 雷/摄影
“李工,供应商零件运输过程导致磨损,影响装配。”
“收到,我马上到!”
一大早,李思宇来不及吃饭,便匆匆赶往生产现场。
作为全新红旗H5车型质量保证外协领域项目经理,集团公司质量保证部外协件质量技术员李思宇主要负责该车型专用件质量育成方案的评审及验收,确保全部外协件首批认可、批量认可高质量按期达成。
“那时候,对于我来说,一切都是从零开始,压力还蛮大的。” 李思宇回忆着刚接到任务时的情景。
“我是在试生产节点才开始接这个项目的,算是‘临危受命’吧!”李思宇说。
虽然与以往的工作相比,考虑问题的角度不同,工作模式也不同,但是面对新的领域,李思宇很快找到了自己的节奏。
刚上任时,由于对项目管理并不是很了解,李思宇便加班加点、放弃节假日休息,不断规划项目、熟悉业务。为了少走弯路,李思宇目标明确,以提升产品实物质量为工作主线,通过对标先进来提升质量标准、通过平台车问题规避来降低问题抱怨风险、通过质量日活动加速问题解决,全力以赴保证外协件高质量通过量产节点。
而难题却接踵而至。2022年3月,疫情突然席卷长春。
“外协件质量认可正进入关键时期,1511种专用件正‘嗷嗷待哺’。”作为外协项目经理,李思宇深知该车型顺利投产对集团公司发展战略的重要意义。
“‘云’工作是否能保证质量认可工作的正常推进?”很快,李思宇就有了新的思考。他立刻组织外协项目团队转变工作模式,由现地认可迅速转变为“云认可”、授权三方认可等方式,通过供应商“云走访”进行质量促进活动,积极开展供应商外协件的质量认可工作,挽回疫情带来的拖期影响。同时,他还借助数智化手段创新开展数据穿透式外协件质量管理,充分识别产品和过程的特殊特性,稳抓关键生产工序,消化质量育成风险。
项目推进期间,由于工作压力大、饮食不规律,导致李思宇肠穿孔。手术后,医生建议他多休息一段时间,否则影响伤口愈合。“决不能因为我耽误了项目进度。”最终,李思宇还是缠着绷带坚持回到岗位上,确保红旗新H5车型外协件首批认可及批量认可按期全数完成,项目按期达成量产任务。
5月31日,看着首辆全新红旗H5完成量产下线并开启预售,李思宇感慨万千。“那是我最开心的时候。”他说。
“量产节点对于我们来说既是阶段性的终点,也是全新的起点。红旗产品质量就是我的责任,未来我将带领整个团队以强烈的使命感和责任心来对待自己的工作,真正从思想上、行动上做好红旗质量提升的每一项工作,为全新红旗H5极致品质保驾护航。”李思宇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