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邓涵予/文 王立鸣/摄影
5月21日下午,在奔腾公司“不明觉厉创新工作室”内,负责人李彦奇正像往常一样和团队讨论最新的技术研究。他背后的一整面墙上,摆满了风格各异的奖状和奖杯,这面荣誉墙见证着李彦奇和他所带领的创新工作室一路的成长。
作为奔腾公司创新技术、智能网联领域的研发骨干人才,李彦奇在前瞻技术研究、科技创新、产品研发和产业化第一线一干就是17年。在魅点技术创新方面,李彦奇建立了从需求发掘、组织落实、常态实施、到成果产出的全链条科技创新流程,并在2018年组建了一汽集团第一家黑科技创新工作室——不明觉厉创新工作室。
“‘虽然不明白,但感觉很厉害’,我们当初之所以选择这个网络流行语作为工作室的名字,是因为我们做的是创新的、有趣的事情,不走寻常路,尤其是在央企中,一个正式机构用这么有趣的名字也表现了我们‘真创新’的态度,为后续工作的开展大大提供了便利。”李彦奇说。
创新工作室成立以来,李彦奇带领团队聚焦“智能座舱”“智慧光显”“智新材料”等领域,站在用户的角度,攻克了多项创新魅点技术,孵化科技项目超过200余项,推动技术成果转化及产业化项目超过50项。
在多项自主首创的魅点体验技术中,2020年在车载健康检测系统领域的探索令李彦奇印象最为深刻,其中首发的核心科技——心律方向盘作为中国一汽两件关键核心技术展品之一,参加了2020年7月23日中国一汽创新展示活动,获得习近平总书记的高度评价,并被多家央媒广泛宣传报道,该科技成果还荣获发明博览会“金奖”等多项殊荣。
基于用户用车的痛点体验,李彦奇还带领团队全球首创了AR智能尾门系统。“我们发现曾经‘一脚踢’式的尾门开关技术存在比较高的感应失败率,特别是在雨雪天气,还容易弄脏裤子。这个AR智能投影尾门开关的灵感来自理发店,他们把店招牌投影到地上吸引顾客,这给了我们新的灵感。”李彦奇介绍。
这项完全自主研发的成果,从根本上解决了用户的使用痛点。项目攻关多项关键技术,形成知识产权 37 项、企业标准文件 2份,荣获集团公司科技创新二等奖、中国创新方法大赛三等奖等诸多荣誉。2020年6月,该项目搭载奔腾汽车量产应用,相关研发成果应用于奔腾、红旗多个整车产品,项目产值过千万元。
自主创新的同时,李彦奇还充分利用“外脑”,带领创新工作室深入产学研合作,与富晟、百度建立联合实验室,联合孵化科技成果,与全球知名企业PNP、太库等合作,组织与跨界初创高科技公司交流会超2000余次,累计服务企业超500家,促成科技成果转化项目成交数量50项,实现产业化的科技成果数量20项。
“中央企业青年岗位能手”“吉林省科技成果转化贡献奖”“吉林好青年”“中国一汽科技创新奖”“中国一汽沈曾华自主创新奖(青年人才)”……荣誉接踵而至,但李彦奇并未停下脚步。“非常荣幸能够受到多方的认可,这也证明我们走在一个正确的道路上,对团队来说也是莫大的鼓舞和指引。”李彦奇认为,未来做魅点科技研究、为用户带来更多科技体验大有可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