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集团

新闻中心

品牌与产品

销售与服务

社会责任

党的建设

技术与研发

车友俱乐部

文章详情
多少人还在为车辆腐蚀买单?
  • 发布时间:2023年03月21日
  • 来源:创意传播中心
  • 分享
  • 2023年03月21日
  • 创意传播中心
  • 分享

记者 林宏

  “现实让我难以安心,也让理想渐行渐远”。

  海口市某品牌车主李先生对开年热播剧《狂飙》中的这句经典台词有切身的感受:2019年初,李先生一家选购了该品牌旗下的一款畅销车型,到2022年秋季时,爱车的车门、底盘、轮毂等部位先后出现过十余次车身腐蚀情况。

  “短短几年时间,脆弱的耐腐蚀性导致汽车外观出现了各种瑕疵,后期维修保养负担也在加重,保值率却一降再降,往后的安全出行更是充满了变数。”李先生说。

  事故往往是从一处腐蚀开始的

  伴随“电动化、智能化”成为当下汽车行业的最大潮流,用户购车关注点愈发集中于自动驾驶、智能网联等炫酷配置,以至逐渐弱化了车辆使用中最为核心的耐久度和安全性考量。

  中国消费品质量安全促进会“2022中国在用车腐蚀研究报告阶段性研究成果分享会”发布信息显示,近年我国有百余起汽车召回事件与腐蚀相关,消费者对汽车腐蚀的投诉量呈现逐年增长趋势,仅2021年就有超过99万辆汽车因腐蚀问题被召回,另有近3000宗涉及腐蚀问题的汽车投诉。

  事实上,车辆腐蚀虽是一种悄悄进行的破坏,其带来的后果却异常可怕:它不仅能改变车辆外观、缩短车身材料使用寿命,还造成了环境的污染和资源的极大浪费,性能的减弱给车主造成经济损失,甚至引发安全事故和人员伤亡。

  那么有没有这样一种公正、权威的测评指数,可以在用户购车、换车时从不同维度为其提供参考依据呢?

  CA-CAP:我的眼睛就是尺

  CA-CAP,全称为中国乘用车耐腐蚀性能测试评价规程,是在中国消费品质量安全促进会指导下,由海南热带汽车试验有限公司牵头联合国内汽车检测机构、生产企业等20多家单位共同发起的汽车测评项目。

  CA-CAP综合评价分值和星级评定给广大用户提供了多个全新维度的参考,用户在选购车辆时将不再感到迷茫。

  获得CA-CAP“白金等级”认证到底有多难?

  首先,车辆不仅要在腐蚀环境恶劣的海南琼海热带汽车试验场内,不断接受碎石路、搓板路、高速路、盐水槽等路况考验,而且须在整车盐雾舱、高温高湿环境舱持续停放,因此CA-CAP测评被业界誉为产品品质的“魔鬼考验”。

  另外,测试结果的评价由零部件腐蚀外观、漆膜划痕、功能评价三个一级指标和若干个次级指标构成,每个指标都有相应评价分值。最终按照耐腐蚀性能优劣,分别划分为0-5星级评定结果。

  只有评定结果为5星级以上的测评车辆才有资格获得“白金等级”认证!要知道,2016至2021年参加CA-CAP测试的总计107个车型中,只有11个车型的分数达到了耐腐蚀性能测评5星级。

  红旗E-QM5:梅花香自苦寒来

  对于红旗E-QM5摘得CA-CAP“白金等级”认证,许多业内人士不会感到意外。

  在2021年,红旗E-HS9凭借优异的耐腐蚀性能就已成功斩获“白金等级”证书,成为国内首个荣获CA-CAP“白金等级”证书的超豪华纯电动SUV。

  时间来到2023年1月。最新的CA-CAP测评结果显示,红旗E-QM5的外观、功能和涂层划痕三项指标都在全部参评车型中名列前茅。最终,红旗E-QM5以93.0分的成绩获得耐腐蚀性能测评5星级评定,红旗新能源家族的CA-CAP“白金等级”认证荣誉室由此再添一员。

  另一组数据或许更能说明红旗E-QM5车型完美适应各类极端环境的安全和耐久特性:截至2022年5月,红旗E-QM5充电版车型已经在全国22个城市试运行,累计安全行驶超过7000万公里,换电版车型在长春市累计试运行超过3000万公里,并顺利通过了东北地区超过零下30摄氏度极寒天气考验。

  一汽红旗:告诉用户,我们已经“All in”新能源了

  坐拥两款CA-CAP“白金等级”认证的新能源车型,红旗品牌取得如此佳绩绝非偶然。

  早在今年1月的广州,红旗品牌在新能源汽车全球战略发布会上就坚定宣示了其“All in”新能源、全域推动所有车型电动化、智能化的决心。

  更加值得关注的是,红旗品牌还陆续发布了基于高端电动智能超级架构FMEs、代号分别为E001、E202和E702的三款红旗新能源家族重磅产品,而拥有近10000项专利和软件著作权的FMEs超级架构,在今年上半年就将全面完成所有开发工作。

  未来三年,一汽红旗新能源品牌将高频、密集推出15款分别覆盖A、B、C、D级轿车、SUV及MPV全部细分市场的新能源智能产品。

  曾经创造了5年增长65倍的产业奇迹、全球范围内拥有超100万车主的“红旗”,未来能否续写民族汽车品牌“新”的传奇?

  我们拭目以待。

联系我们 | 相关链接 | 网站声明 | 常见问题 | 留言板
吉ICP备17008829号-1 吉公网安备 22017102000237号 ©2020中国第一汽车集团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