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集团

新闻中心

品牌与产品

销售与服务

社会责任

党的建设

技术与研发

车友俱乐部

文章详情
对新能源车起火说不!红旗动力电池的底气从哪来?
  • 发布时间:2023年03月20日
  • 来源:创意传播中心
  • 分享
  • 2023年03月20日
  • 创意传播中心
  • 分享

记者 林宏

  近年来,新能源汽车火灾事故备受关注。对于新能源汽车而言,动力电池热失控引发的火灾事故是最严重、最频繁的安全隐患。如何避免热失控、提高动力电池安全性能成为无数电池研发人员追求的终极目标。

  市面上多数电池包起火的一大诱因是热量的传递,另一个是高压短路。这个难题,据说红旗动力电池能解。

  先说热量传递。传统的电池包一般将冷却板布置在电芯底面,让电芯大面积接触隔热垫来阻隔热量传递。此种隔热方式下,厚厚的隔热垫占据电池包内部大量空间,导致整包能量密度较低,隔热效果较差,这也是导致新能源汽车自燃事故频发的最大诱因。

  红旗新能源动力电池创造性地使用冷却板代替隔热垫,利用流动的冷却液带走电池内部出现热失控时产生的热量,再用一道道水冷板将电池包分割成一个个“小房间”。隔热、散热双管齐下,不受控的热量单元被牢牢地关了“禁闭”,对比行业内应用最多的传统隔热技术,红旗动力电池的隔热性能可提高50%以上。

  再说高压短路。首先了解一个术语——拉弧。拉弧是一种气体放电现象,是电流击穿绝缘介质瞬间产生的火花。人们在自然界中最常见的拉弧是闪电,它能够轻松劈倒一棵参天大树,高压拉弧的威力由此可见一斑。

  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内部一般存在着400V以上的高压,当其内部产生热失控时,温度甚至高达1000℃以上。普通的绝缘材料在这种环境下很容易失效,电池内一旦产生高压拉弧并满足燃烧的三个要素,起火就在所难免了。

  而红旗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的内部高压部件、箱体、横纵梁均做了耐高温绝缘防护,由可承受1200℃以上高温的复合绝缘材料构建,犹如在电池内部搭建起一座座相互“隔绝”的孤岛,配合红旗新能源独有的定向导流技术,使得由热失控产生的高温气体和导电粉尘迅速排出电池包,不给高压拉弧乃至燃烧起火以任何可乘之机。

  安全,是新能源汽车最豪华的“配置”。就动力电池安全性能来说,红旗新能源品牌无疑走在了行业发展的前列,隔热散热技术与立体绝缘技术的双重加持,或许这就是红旗动力电池的底气吧。

联系我们 | 相关链接 | 网站声明 | 常见问题 | 留言板
吉ICP备17008829号-1 吉公网安备 22017102000237号 ©2020中国第一汽车集团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