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说红旗车载高清摄像头
记者 于洋
孩童起,我们就在用眼睛探索世界,大部分知识也都是通过眼睛获取的。车载摄像头,就像汽车的眼睛,是汽车感知外界的重要媒介,它提供的信息是汽车和驾驶员行动的重要依据,也是未来汽车智能驾驶方案中主要的传感器。
“视觉是人类驾驶汽车获取环境信息最主要的途径,摄像头获取的信息更为直观,更接近人类的视觉,对于自动驾驶汽车而言,摄像头取代了人类视觉,成为汽车获取外界信息的重要来源。”研发总院智能网联开发院智能驾驶研究所智驾系统开发主管袁文建这样理解。
车载摄像头广泛应用在汽车领域,从早期用于行车记录、倒车影像、泊车环视逐步延伸到驾驶员记录、停车辅助、夜视、座舱监控以及ADAS辅助驾驶等功能。
根据摄像头位置的不同,摄像头分为前视觉、后视、环视、侧视以及舱内摄像头。可以预见,汽车智能化程度和自动驾驶等级的不断提升,将对车辆安全、行人安全、驾驶员监控等主动安全功能提出更高的要求,ADAS辅助驾驶也会加速应用。
“完整的ADAS至少包括8颗摄像头。出于自动驾驶功能性的考虑,完整的ADAS至少包括2颗前视摄像头以满足测距需要,4颗环视/侧视摄像头以感知周围环境,1颗后视摄像头以辅助泊车,1颗内视摄像头以监测驾驶员状态。” 袁文建说。
摄像头作为最成熟的车载传感器,其定位将由原先的“图像采集+视觉处理”转变为“专攻图像采集”,朝着“去芯化、高清化”演变,汽车智能化的浪潮将推升车载摄像头的搭载量。而数量的增加让数据处理量成倍的增长,带来算力需求的提升进而给主机厂带来更大挑战。
研发总院智能网联开发院智能空间开发所高级主任王淑琴告诉记者:“车内部分的车载摄像头和手机摄像头类似但又不完全相似,其小型化、无感化的方向是一致的。你想象一下,坐在车内感受不到突兀的摄像头,更大的车内空间和驾乘视野让极简化的设计带给你简洁时尚的愉悦感……当然,这对汽车供应链上下游也提出了很多挑战和难题,也更加考验车企的工业设计能力。”
在汽车电动化、网联化、智能化、共享化的趋势下,逐渐增加的车内摄像头也给车内布置提出更高的要求。与此同时,智能座舱也在朝着大屏化、多屏化方向发展,如果将车内摄像头与车内屏幕相结合,那么可以大大解决车内摄像头布置难、造型不美观的问题。比如我们现在正在研发摄像头与屏幕的融合,如何让用户在无感的情况下实现车辆的无接触、全天候静默监测(疲劳、情绪等),为用户出行提供安全防护。
随着关键核心技术的不断突破和创新,红旗车载摄像头定将为用户提供更精准、更高效的数据信息,全方位、全里程呵护用户健康出行,为红旗系列产品持续提升竞争力,不断夯实红旗品牌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