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汽红旗文化展馆内收藏着一台大红旗轿车的重要组成部件,一款200马力的V8发动机,说它重要是因为V8发动机是我国汽车工业自主研发的重要标志,它的出世石破天惊,让国人更让外国同行震惊,它的试制成功证明了老一辈汽车人的无穷智慧,以及他们的血液中流淌着感人的自力更生、为国争光的进取精神。
从技术上说,V8发动机堪称大红旗的亮点,因为它代表了上世纪50年代的超一流技术水平,和同时代的奔驰、劳斯莱斯等汽车发动机相比,红旗的V8丝毫不逊色。
当年设计红旗高级轿车,首要解决的是大功率V8发动机的试制。可谓困难重重,既缺少实物样机,又缺少技术资料,更无设计经验可谈,甚至连V8发动机结构是什么样也不很清楚,这就迫使一汽人不得不立足于自主开发。
一台发动机有上百个零件,设计绝非由一个人能完成,需要一个团队,主持这项工作的是一汽产品设计处发动机科的杨建中,他1953年毕业于清华大学动力机械系汽车专业,在他的主持与团队的努力下,在近一年的时间里,竟然创造了奇迹,成功地开发出200马力的V8轿车用发动机,为红旗轿车的开发奠定了可靠的基础,也在汽车工业发动机发展史上留下了最精彩的一笔。
上世纪60年代中期“文革”开始,为了提高第二代红旗轿车的性能,杨建中独自完成了对发动机动力性能的提高工作。在不大改动原发动机的基础上,将最大功率由200马力提高到240马力。与此同时,中南海车队提出分电器前移的要求,这一要求在当时人们看来几乎是不可能实现的,但杨建中最终设计成功,并迅速投入生产。
上世纪60年代后期,为了中央领导人的乘车安全,要求一汽承担研制生产红旗防弹轿车的任务。防弹车自重5吨多,根据整车要求:发动机最大功率不小于300马力,扭矩不小于550牛米,但发动机的外形尺寸还不能太大。
设计防弹车用大功率V8发动机在当时是一项光荣的政治任务。
只许成功,不准失败。没有样机,杨建中就去北京参考一下领导人乘坐的美制“凯迪拉克”轿车的发动机,说是参考,也只不过是打开机罩看看而已,具体问题还得自己解决。为使设计成功率高一些,第一轮设计选择的零件安全系数较大,总之经历了千辛万苦后,样机终于出来了。发动机排量为7升,气缸直径尺寸已达到汽油机可正常工作的极限尺寸110毫米,但试验结果令人失望。不仅最大功率没有明显提高,而且发动机也打碎了。
总结失败的原因:一是缺乏经验,二是杨建中虽挂帅,但拍板定案做不了主。也许人在走投无路时也会聪明起来,怎么办?杨建中利用钣金焊接方法制造出简单样件,不断摸索发动机功率不达标以及过热等问题的原因。他每天24小时留在车间与试验室里,试验、修改再试验,苍天不负有心人,经过数月的努力,发动机性能试验一举成功,发动机马力一下子达到320匹,超出了设计要求。而后的全速全负荷的耐久性试验也顺利成功。直到现在,发动机改进的图纸杨建中仍保留着。迄今为止,这辆防弹车匹配的仍然是国内最大的汽油发动机。
大马力发动机研制成功,新型CA772B红旗防弹车顺利诞生了。
这是杨建中一生中的最高荣誉,而这款中国自主的V8发动机将和他的名字载入中国汽车工业的史册,而这也是杨建中得到的最高奖赏。(与凡 潘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