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起中国汽车工业史,自然绕不开中国一汽。作为共和国长子,中国一汽可谓是与祖国一同成长起来的。从第一辆国产汽车到第一辆国产轿车“东风”,中国一汽用中国汽车工业一个又一个的“第一”,不断擦亮自己的名字。
当今社会高速发展,汽车在每个人的日常生活中扮演了必不可少的角色。无论是自主品牌还是合资汽车,当看到公路上各式各样的车辆川流不息的盛景时,你恐怕很难想到建国初期,祖国的汽车工业竟是一片荒土。正是在这种时代背景下,中国一汽应运而生,成为中国汽车工业发展中滔滔不息的源头。
1958年2月13日毛主席视察一汽
1958年5月21日,毛泽东主席在中南海怀仁堂观看一汽第一辆“东风”牌小轿车
1958年5月21日,刘少奇副主席观看“东风”牌小轿车
新中国诞生之初,许多产业从零开始,尤其汽车产业更是土壤贫瘠。在这种艰苦环境中,毛主席却对中国汽车工业的发展寄予了厚望。1949年底,当他第一次参观斯大林汽车厂的时候,便对随行人员说:“我们也要有像斯大林汽车厂这样的大工厂。”这句话成为加速中国一汽建设的催化剂,开启了民族汽车工业的新纪元。
1956年4月,毛主席在中央政治局扩大会上说:“如果哪一天我们能坐上自己生产的小轿车来开会就好了。”开启了民族轿车工业的新纪元。而此时的中国一汽经过数年的建设,也已初步具备自主批量制造汽车的能力。新的时代已经到来,面对祖国进入黄金时期所带来的新诉求,中国一汽再次迎来了新挑战。
1958年2月,毛泽东亲临中国一汽视察,对陪同他视察的中国一汽第一任厂长饶斌说:“什么时候能坐上我们自己生产的小轿车呀?”。这番话不仅代表主席的夙愿,更承载了全中国人的造车强国梦。是啊,巍然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中华民族怎么能够没有自己的小轿车?带着让祖国成为汽车强国的目标,中国一汽立即开始研制国产轿车。在全国人民的热切期盼中,在天时、地利、人和的大好形势下,中国第一车随之诞生。
据知情者回忆,当时研制国产轿车的条件堪称“四无”,即无资料、无经验、无工装、无设备。在此情况下,中国一汽要想成功研制国产轿车,只能靠借、巧。借就是借鉴,底盘参考法国的“西姆卡”轿车,发动机是以德国奔驰的一款发动机为样机制造的。巧就是中国一汽拥有一批能工巧匠,整个车身的制造和各种钣金件的加工,几乎完全采用手工工艺敲打成型的。当时,不少人吃住在生产现场,有的甚至把行李搬进车间。
1958年5月12日,一辆车头镶嵌金龙,车身镶嵌毛主席手书的“中国第一汽车制造厂”的国产轿车诞生了。中国一汽把这款轿车命名为“东风”牌。尽管春寒尚余料峭,难阻“东风”吹度春城。听说“东风”轿车研制成功了,万众欢呼雀跃,气氛异常热烈。
一周后,“东风”轿车驶进中南海,“东风”轿车说明书被摆到了党的八大二次会议的会议桌上。1958年5月21日,毛主席观看并乘坐了“东风”轿车后高兴地说,终于坐上我们自己生产的小轿车了!至此,中国一汽正式为祖国的轿车产业立下了奠基石。
毛主席手书的第一汽车制造厂标
东风金龙正面
东风金龙侧面
东风金龙内部
中国一汽诞生于共和国百废待兴的创业年代,它完成了中国汽车工业从无到有的突破;它实现了国人拥有国产轿车的梦想;它让曾经拥有四大发明,刚刚免于列强侵凌的泱泱大国,重拾礼义之邦的威仪。所以,我们有理由相信,中国一汽一定能在未来的发展之路上矗立起一座新的丰碑。(特约记者 王忠海 记者 王雷)